육조단경 원문

2007. 6. 15. 22:10불교(당신이 주인님입니다)/육조단경

728x90
 六祖 法寶 壇經 


                                略 序


大師 名 惠能 父 李氏 誕師於唐 貞觀十二年 戊戌歲 二月八日 子時 時 毫光 騰空 異香 滿室 明 有二異僧 造謁 謂師之父曰 夜來生兒 專爲安名 可上惠 下能也 父曰 何名惠能 僧 曰 惠者 以法 惠施 衆生 能者 能作佛事 言畢而出 不知所之 師不飮乳 夜遇 神人 灌以甘露 旣長 年二十 有四 聞經悟道 往黃梅 求印可 五祖器之 付衣法 令嗣祖位 時 龍朔元年 辛酉歲也 南歸 隱遯一十六年 至儀鳳元年丙子 正月八日 會印宗法師 詰論玄奧 宗 悟契師旨 是月十五日  普會四衆 爲師稚髮 二月八日 集諸名德 授具足戒 西京智光律師 爲授戒師 蘇州慧靜律師 爲갈磨 形州通應律師 爲敎授 中天耆多羅律師 爲說戒 西國密多三藏 爲證戒 具戒檀 乃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 創建立碑曰 後 當有肉身菩薩 於此 受戒 又 梁天監元年 智藥三藏 自西竺國 航海而來 將彼土 菩提樹一株 植此檀畔 亦預誌曰 後一百七十年 有肉身菩薩 於此樹下 開演上乘 度無量重 眞傳佛心印之法主也 師 至是 祝髮受戒 及與四衆 開示單傳之法旨 一與昔讖 次年春 師 辭衆 歸寶林 印宗 與緇白 送者 千餘人 直至曺溪 時 荊州通應律師 與學者數百人 依師而住 師 至曺溪寶林 覩堂宇 湫隘 不足容衆 欲廣之 遂謁里人陳亞仙 曰 老僧 欲就檀越 求坐具地 得否 仙 曰 和尙坐具 幾許闊 祖 出坐具 示之 亞仙 唯然 祖 以坐具 一展 盡조曺溪四境 四天王 現身 坐鎭四方 今寺境 有天王嶺 因玆而名 仙 曰 知和尙法力 廣大 但吾高祖墳墓 竝在此地 他日 造塔 辛望存留 餘 願盡捨 永爲寶坊 然 此地 乃生龍白象來脈 只可平天 不可平地 寺 後 營建 一依其言 師 遊境內 山水勝處 輒憩止 遂成蘭若 一十三所 今曰花果院     隷籍寺 門  玆菩林道場 亦先是西國智藥三藏 自南海 經曺溪口 菊水而飮 香羔異之 謂其 徒曰 此水 與西天之水 無別 溪源上 必有勝地 堪爲蘭若 隨流 至源上 西顧 山水 回環 峯巒 寄秀 歎曰 宛如西天 寶林山也 乃謂曺侯村居民曰 可於此山 建一梵刹 一百七十年 後 當有無上 法寶 於此 演化 得道者 如林 宣號寶林 時 韶州牧侯敬中 以其言 具表聞秦 上 可其請 賜額爲寶林 遂成梵宮 落成 於梁天監三年也 寺殿前 有潭一所 龍 常出沒其間 觸뇨林木 一日 現形 甚巨 波浪 洶涌 雲霧 陰예 徒衆 皆懼 師  叱之曰 爾 只能現大身 不能現小身

若爲神龍 當能變化 以小現大 以大現小也 其龍 忽沒 俄頃 復現小身 躍出潭面 師 展鉢 試之 曰 이 且不敢入 老僧鉢盂裏 龍 乃游揚至前 師 以鉢 滔之 龍不能動 師 持鉢歸堂上 與龍說法 龍 遂세骨而去 其骨長 可七寸 首尾角足 皆具 留傳寺門 師 後 以土石  인其潭 今殿前左側 有鐵塔 鎭處是也


                           六祖壇經序


妙道는 虛玄 不可思議 忘言得旨 端可悟明 故 世尊 分座於多子搭前 염花於靈山會上 似火與火 以心印心 西傳四七 至菩提達摩 東來此土 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有可大師者 首於言下 悟入 末上三拜 得髓 受依紹祖 開闡正宗 三傳 而至黃梅 會中高僧七百 惟負용居士 一偈 傳依 爲六代祖 南遯十與年 一旦 以非風幡動之機 觸開印宗正眼 居士 由是 祝髮登壇 應跋陀羅懸記 開東山法門 韋使君 命海禪者 錄其語 目之曰 法寶壇經 大師 始於五羊 終至曹溪 設法三十七年 沾甘露味 入聖超凡者 莫記其數 悟佛心宗 行解 相應 爲大知識者 名載傳燈 惟南嶽 靑原 執侍最久 盡得無巴鼻故 出馬祖 石頭 機智 圓明 玄風 大振 乃有臨濟 위仰 曹洞 雲門 法眼 諸公 巍緣而出 道德 超群 門庭 險峻 개迪英靈衲子 奪志衝關 一門 深入 五派同源  歷遍爐錘 規模 廣大 原其五家 網要 盡出壇經 夫壇經者 言簡 義豊 理明 事備 具足諸佛無量法門 一一法門 具足無量妙義 一一妙義 發揮諸佛無量妙理 卽彌勒樓閣中 卽普賢毛孔中 善入者 卽同善財 於一念間 圓滿功德 與普賢等 惜乎 壇經 爲後人 節略 太多 不見六祖 大全之旨  德異 幼年 嘗見古本 自後 遍求 三十餘載 近得通上人 尋到全文 遂侃於吳中 休休禪庵 與諸勝士 同一受用 惟願開巷擧目 直入大願覺海 續佛祖慧命無窮 斯余 志願 滿矣

                                     至元二十七年康寅歲仲春日 敍



                            六祖法寶壇經

                          

                           行由品  弟 一

時 大師 至寶林 韶州韋剋史 與官僚 入山 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 爲衆開緣 說摩訶般若波羅密法 師 升座次 勅使官僚三十餘人 儒宗學士 三十餘人 僧尼道俗一千餘人 同時作禮 願聞法要 大師 告衆曰 善知識 總淨心 念摩訶般若波羅密 大師 良久 復告衆曰 善知識 菩提自性 本來淸淨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善知識 且廳惠能 行由 得法事意 能 嚴父 本貫 苑陽 左降流于嶺南 作新州百姓 此身 不幸 父又早亡 老母 孤遺 移來南海  辛貧乏 於市 賣柴 時有一客 買柴 使令送至客店 客 收去 能 得錢 却出門外 見一客 誦經 能 一聞經云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心卽開悟 遂問 客誦何經 客 曰 金剛經 復問 從何所來 持此經典 云 我從단州黃梅懸東禪寺客 來 其寺 是五祖忍大師 在彼主化 門人 一千有餘 我到彼中 禮拜 聽受此經 大師 常勸僧俗 但持金剛經 卽自見性 直了成佛 能 聞說 宿昔有緣 乃蒙一客 取銀十兩 與能 令充老母衣糧 敎便往黃梅 禮 拜五祖 能 安置母畢 卽便辭親 不經三十餘日 便至黃梅 禮拜五祖 祖問曰 汝 何方人 欲求何物 能 對曰 弟子 是嶺南新州百姓 遠來禮師 惟求作佛 不求餘物 祖 言 汝是嶺南人 又是갈료 若爲堪作佛 能 曰 人 雖有南北 佛性 本無南北 갈요身 與和尙 不同 佛性 有何差別 五祖 更欲與語 且見徒衆 總在左右 乃令隨衆作務 能 曰 惠能 啓和尙 弟子自心 常生智慧 不離自性 卽是福田 未番 和尙 敎作何務 祖 云 這갈요 根性 大利 汝更勿言 著槽廠 去  能 退至後院 有一行者 差能破柴踏대 經八月餘 祖 一日 見能曰 吾 思汝之見 可用 恐有堊人 害汝 遂不與汝言 汝知之否 能 曰 弟子 亦知師意 不敢行至堂前 令人 不覺 祖 一日 喚諸門人 總來 吾 向汝 說 世人 生死事大 汝等 終日只求福田 不求出離生死苦海 自性 若迷 福何可救 汝等 各去 自看智慧 取自本般若之性 各作一偈 來吾呈看 若悟大意 付汝衣法 爲弟六代祖 火急速去 不得遲滯 思量 卽不中用 見性之人 言下 須見 若如此者 輪刀上陣 亦得見之 衆得處分 退而체相謂曰 我等衆人 不須澄心用意 作偈 將呈和尙 有何所益 神秀上座 現爲敎授師 必是他得 我輩曼作偈頌 枉用心力 諸人 聞語 總皆息心 咸言 我等 已後 依止秀師 何煩作偈 神秀 思惟 諸人 不呈偈者 爲我 與他 爲敎授師 我須作偈 將呈和尙 若不呈偈 和尙如何知我 心中見解深淺 我呈偈意 求法卽善 覓祖卽堊 却同凡心 奪其聖位 奚別 若不呈偈 終不得法 大難大難 五祖堂前 有步廓三閒 擬請供奉盧珍 畵楞伽經 變相 及五祖血脈圖 流傳供養 神秀 作偈成已 數度 欲呈 行至堂前 心中 恍惚 遍 身汗流 擬呈不得 前後經四日 一十三度 呈偈不得 秀 乃思惟 不如向廓下書著 從他和尙 看見 忽若道好 卽出禮拜 云 是秀 作 若道不堪 枉向山中 數年 受人禮拜 更須何道 是夜三更 不使人知 自執燈 書偈於南廓壁閒 呈心所見 偈曰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 勤拂拭 勿使惹埃 秀 書偈了 更却歸房 人總不知 秀復思惟 五祖 明日 見偈 歡喜 卽我 與法有緣 若言不堪 自是我迷 宿業障重 不合得法 聖意難測 房中 思想 坐臥不安 直至五更 祖 已知神秀 入門未得 不見自性 天明 祖 喚盧供養來 向南廓壁閒 繪畵圖相 忽見其偈 報言 供奉 却不用畵 勞爾遠來 經云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但留此偈 與人 誦持 依此偈修 免墮堊道 依此偈修 有大利益 令門人 炷香禮敬 盡誦此偈 卽得見性 門人 誦偈 皆歎善哉 祖 三更 喚秀入堂 問曰 偈 是汝作否 秀言 實是秀作 不敢妄求祖位 望和尙 慈悲 看弟子 有少智慧否 祖 曰 汝作此偈 未見本性 只到門外 未入門內 如此見解 覓無上菩提 了不可得 無上菩提 須得言下 識自本心 見自本性 不生不滅 於一切時中 念念自見 萬法 無滯 一眞 一切眞 萬境 自如如 如如之心 卽是眞實 若如是見 卽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汝 且去 一兩日 思惟 若入得門 付汝衣法 神秀 作禮而出 又經數日 作偈不成 尋中 恍惚 神思 不安 猶如夢中 幸坐不樂 復兩日 有一童子 於廓坊過 唱誦其偈 能 一聞 便知此偈 未見本性 雖未蒙敎授 早識大意 遂問童子 曰 誦者 何偈 童子 言 爾這갈오 不知 大師 言 世人 生死事大 欲得傳付衣法 令門人 作偈來看 若悟大意 卽付衣法 爲第六祖 神秀上座 我南廓壁上 書無相偈 大師 令人 皆誦此偈 依此偈修 免墮堊道 能 曰 我亦要誦此 結來生緣 同生佛地 上人 我此踏대 八箇餘月 未曾行到堂前 望上人 引至偈前 禮拜 童子 引至偈前 作禮 能 曰 能 不識字 請上人 爲讀 時 有江州別駕 姓 張 名 一用 便高聲 讀 能 聞已 因自言 亦有一偈 望別駕爲書 別駕言 갈요 若亦作偈 其事希有 能 啓別駕言 欲學無上菩提 不得輕於初學 下下人 有上上智 上上人 有沒意智 若輕人 卽有無量無邊罪 別駕言 汝 但誦偈 吾爲汝 書 汝 若得法 先須度吾 勿忘此言 吾 爲汝 能 偈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 徒衆 總驚 無不嗟訝 各相謂言 奇哉 不得以貌 取人 何得多時 使他肉身菩薩 祖 見衆人 驚怪 恐人 損害 遂將鞋 擦了偈 云 亦未見性 衆人 疑息 次日 祖 潛至대坊 見能腰石용未 語曰 求道之人 爲法忘軀當如是乎 卽 問曰 米熟也未 能 曰 未熟久矣 猶欠篩在 祖以杖 擊대三下 而去 能 卽會祖意 三鼓 入室 祖 以袈裟 庶圍 不令人見  爲說金剛經 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能 言下 大悟一切萬法 不離自性 遂啓祖言 何期自性 本自淸淨 何期自性 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 能生만법 祖 知悟本性 卽名丈夫天人師佛 三更 受法 人盡不知 便傳頓敎 及衣鉢 云 爲第六代祖 善自護念 廣度有情 流布將來 無令斷絶 聽吾偈 曰 有情來下種  因地 果還生 無情旣無種 無性亦無生 祖 復曰 昔 達摩大師 初來此土 人未之信 故 傳此衣 以爲信體 代代相承 法卽以心傳心 皆令自悟自害 自故 佛佛 惟傳本體 師師密付本心 衣爲爭端 止汝勿傳 若傳此衣 命如懸絲 汝須速去 恐人 害汝 能 啓曰 向甚處去 祖 云 逢懷卽止 遇會卽? 惠能 三更 領得衣鉢云 能 本是南中人 久不知此山路 如何出得江口 五祖 言 汝不須憂 吾自送汝 祖 相送直至九江驛邊 有一隻船子 祖 令惠能 上船 五祖 把櫓自搖 惠能 言 請和尙 坐 弟子合搖櫓  五祖 云 合是吾 渡汝 能 云 迷時 師度 悟了 自度 度名雖一 用處 不同 惠能 生在邊方 語音 不正 蒙師村法 今已得悟 只合自性自度 祖 云 如是如是 以後 佛法  由汝大行 汝去三年 吾方逝世 汝今好去 努力向南 不宜俗說 佛法 難起 能 辭違祖己 發足南行 兩月中間 至大 庾嶺 逐後 數百人 來 欲奪衣鉢 一僧 俗姓 陳 名 惠明 先是四品將軍 性行 추조 極意參尋 爲衆人先 進級於能 惠能 정하衣鉢於石上 云 此衣 表信 可力爭耶 能 隱於草莽中 惠明 至 提철不動 乃喚云 行者行者 我 爲法來 不爲衣來 能 遂出 坐盤石上 惠明 作禮 云 望行者 爲我說法 能 云 汝旣爲法而來 可屛息諸緣 勿生一念 吾爲汝說 明 良久 惠能云 不思善 不思堊 正於마時 那箇是明上座 本來面目 惠明 言下 大悟 復問云 上來密圄密意外 還更有密意否 能 云 與汝說者 卽非密也 汝若返照 密在汝邊 明 曰 惠明 雖在黃梅 實未省自己面目 今蒙指示 如人 飮水 冷暖自知 今行者 卽惠明 師也 惠能 曰 汝若如是 吾與汝同師黃梅 善自護持 明 又問 惠明 今後 向甚處去 能

曰 逢袁卽止 遇蒙卽居 明 禮辭 能 後至曹溪 又被惡人 尋逐 乃於四會縣 避難 獵人隊中 凡經一十五載 時與獵人 隨宜說法 獵人 常令守網 每見生命 盡妨之 每至飯時 以菜 寄煮肉鍋 或 問卽 代曰 但契肉邊菜 一日 思惟 時當弘法 不可終  遂出至廣州法性寺 식人終法師 講涅槃經 時 有風吹幡動 一僧 云 風動 一僧 云 번動 議論不己 能 進曰 不是風動 不是번動 仁者 心動 一衆 駭然 印宗 廷至上席 微詰 奧義 見能 言簡理當 不由文字 宗 云 行者 定非常人 久聞黃梅衣法 南來 莫是行者否 能 曰 不敢 宗 於是 執弟子禮 告請傳來衣鉢 出示大衆 宗 復問曰 黃梅村囑 如何指授 能 曰 指授 卽無 唯論見性 不論禪定解脫 宗 曰 何不論禪定解脫 惠能 曰 爲是二法 不是佛法 佛法 是不二之法 宗 又問 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能 曰 法師 講涅槃經 明見佛性 是佛法不二之法 如涅槃經 高貴德王菩薩 白佛言 犯四重禁 作五逆罪 及一闡提等 當斷善根佛性否 佛 言 善根 有二 一者 常 二者 無常 佛性 非常 非無常 是故 不斷 名爲不二 一者 善 二者 不善 佛性 非善 非不善 是名不二 蘊之與界 凡夫 見二 智者 了達 其性 無二 無二之性 卽是佛性 印宗 聞說 歡喜合掌 言 某甲 講經 猶如瓦礫 仁者 論義 猶如眞金 於是 爲惠能雉  髮 願事爲師 能 遂於菩提樹下 開東山法門 能 於東山 得法 辛苦受盡 命似懸絲 今日 得與使君官僚僧尼道俗 同此一會 莫非累劫之緣 亦是過去生中 供養諸佛 同種善根 方始得聞如上頓敎得法之緣 敎是先聖所傳 不是惠能 自智願聞先聖敎者 各令淨心 聞了 各自除疑 如先代聖人 無別 一衆聞法 歡喜 作禮而退


                             般若品  第 二


次日 韋使君 請益 師 陞座 告大衆曰 總淨心 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 復云 善知識 菩提般若之智 世人 本自有之 只緣心迷 不能自悟 須假大善知識 示導見性 當知 愚人智人 佛性 本無差別 只緣迷悟 不同 所以有愚有智 吾今 爲說摩訶般若波羅密法 使汝等 各得智慧 志心諸聽 吾爲汝說 善知識 世人 終日口念般若 不識自性般若 猶如說食 不飽 口但說空 萬劫 不得見性 終無有益 善知識 摩訶般若波羅密 是梵語 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此須心行 不在口念 口念 心不行 如不行 如幼如化 如露 如電 口念心行 卽心口 相應 本性是佛 離性 無別佛 何名摩訶 摩訶는 是大 心量 廣大 猶如虛空 無有邊畔 亦無方圓大小 亦非靑黃赤白 亦無上下長短 亦無瞋無喜 無是無非 無善無惡 無有頭尾 諸佛刹土 盡同虛空 世人 妙性 本空 無有一法可得 自性眞空 亦復如是 善知識 莫聞吾說空 便卽著空 第一 莫著空 若空心靜坐 卽著無記空 善知識 世界虛空 能含萬物色像 日月星宿 山河大地 泉源溪澗 草木叢林 惡人善人 惡法善法 天堂地獄 一切大海 須彌諸山 總在空中 世人性空 亦復如是 善知識 自性 能含萬法 是大 萬法 在諸人性中 若見一切人 惡之與善 盡皆不取不捨 亦不染著 心如虛空 名之爲大 故 曰摩訶 善知識 迷人 口說 智者 心行 又有迷人 空心靜坐 百無所思 自稱爲大 此一輩人 不可與語 爲邪見故 善知識 心量 廣大 偏周法界 用卽了了分明 應用 便知一切 一切卽一 一卽一切 去來自由 心體無滯 卽是般若 善知識 一切般若智 皆從自性 而生 不從外入 莫錯用意 名爲眞性自用 一眞 一切眞 心量大事 不行小道 口莫終日說空 心中 不須此行 恰似凡人 自稱國王 終不可得 非吾 弟子 善知識 何名般若 般若者 唐言智慧也 一切處所 一切時中 念念不愚 常行智慧 卽是般若行 一念 愚 卽般若 絶 一念 智 卽般若 生 世人 愚迷 不見般若 口說般若 心中 常愚 常自言 我須般若 念念說空 不識眞空 般若 無形象 智慧心 卽是 若作如是解 卽名般若智 何名波羅密 此 西國語 唐言到彼岸 解義 離生滅 著境 生滅起 如水有波浪 卽名爲此岸 離境 無生滅 如水相通流 卽名爲彼岸 故號波羅密 善知識 迷人 口念 當念之時 有妄有非 念念若行 是名眞性 悟此法者 是般若法 須此行者 是般若行 不修 卽凡 一念修行 自身等佛 善知識 凡夫 卽佛 煩惱 卽菩提 前念迷卽凡夫 後念悟卽佛 前念著境 卽煩惱 後念離境 卽菩提 善知識 摩訶般若波羅密 最尊 最上 最第一 無住無住 亦無來 三世諸佛 皆從中出 當用大智慧 打破五蘊煩惱塵勞 如此修行 定成佛道 變三毒 爲戒定慧 善知識 我此法門 從一般若 生八萬四千智慧 何以故 爲世人 有八萬四千塵勞 若無塵勞 智慧常現 不離自性 悟此法者 卽是無念 無憶無著 不起광妄 用自眞如性 以智慧 觀照 於一切法 不取不捨 卽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 若欲入甚深法界 及般若三昧者 須修般若行 持誦金剛般若經

 卽得見性 當知此經功德 無量無邊 經中 分明讚嘆 莫能具說 此法門 是最上乘 爲大智人 說 爲上根人 說 小根 小智人 聞 心生不信 何以故 譬如天龍 下雨於閻浮提 城邑聚落 悉皆漂流 如漂자엽 若雨大海 不增不減 若大乘人 若最上乘人 聞說 金剛經 心開悟解 故知 本性 自有般若之智 自用智慧 常觀照故 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 不從天有 元是龍能興致 令一切衆生 一切草木 有情無情 悉皆蒙潤 百川衆流 却入大海 合爲一體 衆生 本性般若之智 亦復如是 善知識 小根之人 聞此頓敎 猶如草木 根性小者 若被大海 悉皆自到 不能增長 小根之人 亦復如是 元有般若之智 與大智人 更無差別 因何聞法 不自開悟 緣邪見障重 煩惱根深 猶如大雲 覆蓋於日 不得風吹 日光 不現 般若之智 亦無大小 爲一切衆生 自心 迷悟不同 迷心外見 修行覓佛 未悟自性 卽是小根 若開悟頓敎 不執外修 但於自心 常起正見 煩惱塵勞 常不能染 卽是見性 善知識 內外不住 去來自由 能除執心 通達無애 能修此行 與般若經 本無差別 善知識 一切修多羅 及諸文字 大小二乘 十二部經 皆因人 置 因智慧性 方能建立 若無世人 一切萬法 本自不有 故知 萬法 本自人興 一切經書 因人說有 緣其人中 有愚 有智 愚爲小人 愚者 問於智人 智者 與愚人 說法 愚人 忽然悟解心開 卽與智人 無別 善知識 不悟 卽佛 是衆生 一念悟時 衆生 是佛 故知 萬法 盡在自心 何不從自心中 云 頓見眞如本性 菩薩戒經 云 我本元自性 淸淨 若識自心 見性 皆成佛道 淨名經 云 卽是  豁然 還得本心 善知識 我於忍和尙處 一聞 言下 便悟 頓見眞如本性 是以 將此敎法流行 令學道者 頓悟菩提 各自觀心 自見本性 若自不悟 須覓大善知識 解最上乘法者 直示正路 是善知識 有大因緣 所謂化導 令得見性 一切善法 因善知識 能發起故 三世諸佛 十二部經 在人性中 本自具有 不能自悟 須求善知識 指示 方見 若自悟者 不假外求 若一向執 謂須要他善知識 望得解脫者 無有是處 何以故 自心內 有智識自悟 若起邪迷妄念顚倒 外善知識 雖有敎授 救不可得 若起正眞般若觀照 一刹那間 妄念 俱滅 若識自性 一悟 卽至佛地 善知識 智慧 觀照 內外明徹 識自本心 若識本心 卽本解脫 若得解脫 卽是般若三昧 般若三昧 卽是無念 何名無念 若見一切法 心不染著 是爲無念 用卽偏一切處 亦不著一切處 但淨本心 使六識 出六門 於六塵中 無染無雜 來去 自由 通用無滯 卽是般若三昧 自在解脫 名無念行 若百物 不思 當令念絶 卽是法縛 卽名邊見 善知識 悟無念法者 萬法 盡通 悟無念法者 見諸佛境界 梧無念法者 至佛地位 善知識 後代 得吾法者 將此頓敎法門 於同見 同行 發願受持 如事佛故 終身而不退者 定入聖位 然須傳授 從上以來 ?傳分付 不得匿其正法 若不同見同行 在別法中 不得傳付 損彼前人 究境無益 恐愚人 不解 謗此法門 百劫千生 斷佛種性 善知識 吾有一無相頌 各須誦取 在家 出家 但依此修 若不自修 惟記吾言 亦無有益 聽吾頌 曰 說 通 及心 通 如日 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卽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 不可悉 說卽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 煩惱 至 正來 煩惱 除 邪正 俱不用 淸淨 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 起心 卽是妄 淨心 在妄中 但正 無三障 世人 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 卽相當 色類 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 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 還自澳 欲得見眞道 行正 卽是道 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眞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罪 自罪却是左 他罪 我不罪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却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脚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卽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 覓菩提 恰如求兎角 正見 名出世 邪見 是世間 邪正 盡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頌 是頓敎 亦名大法船 迷聞 經累劫 悟卽刹那間 師 復曰 今於大梵寺 說此頓敎 普願法界衆生 言下 見性成佛 時 韋使君 與官僚道俗 聞師 所說 無不省悟 一時作禮 皆歎善哉 何期嶺南 有佛出世

     

                  疑問品 第 三


一時 韋刺士 爲師 設大會齊 齊訖 刺士 請師陞座 同官僚士庶 肅容再拜 問曰 弟子 聞 和尙說法 實不可思議 今有少疑 願大慈悲 特爲解說 師 曰 有疑卽問 吾當爲說 韋公 曰 和尙所說 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 師 曰 是 公 曰 弟子 聞達摩 初化梁武帝 帝 問云 朕 一生 造寺 度僧 布施設齊 有何功德 達摩 言 實無功德 弟子 未達此理 願和尙 爲說 師 曰 實無功德 勿疑先聖之言 武帝 心邪 不知正法 造寺度僧布施設齊 名爲求福 不可將福 便爲功德 功德 在法身中 不在修福 師 又曰 見性是功 平等是德 念念 無滯 常見本性眞實妙用 名爲功德 內心謙下 是功 外行於禮 是德 自性 建立萬法 是功 心體 離念 是德 不離自性 是功 應用無念 是德 若覓功德法身 但依此 作 是眞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 心卽不輕 常行普敬 心常輕人 吾我 不斷 卽自無功 自性 虛妄不實 卽自無德 爲吾我自大 常輕一切故 善知識 念念無間 是功 心行平直 是德 自修性 是功 自修身 是德 善知識 功德 須自性內 見 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救也 是以 福德 與功德 別 武帝 不識眞理 非我祖師有過 刺史 又問 弟子常見僧俗 念阿彌陀佛 願生西方 請和尙說 得生彼否 願爲破疑 師 言 使君 善聽 惠能 與說 世尊在舍衛城中 說西方引化 經文分明 去此不遠 若論相說 里數有十萬八千 卽身中 十惡八邪 便是說遠 說遠爲其下根 說根 爲其上智 人有兩種 法無兩般 迷悟有殊 見有遲疾 迷人 念佛 救生於彼 悟人 自淨其心 所以佛言 隨其心淨 卽佛土淨 使君 東方人 但心淨 卽無罪 雖西方人 心不淨 亦有愆 東方人 造罪 念佛 求生西方 西方人 造罪 念佛 求生何國 凡愚 不了自性 不識身中淨土 願東願西 悟人 在處一般 所以佛言 隨所住處 恒安樂 使君 心地但無不善 西方 去此不遙 若懷不善之心 念佛 往生難到 今勸善知識 先除十惡 行十萬 後除八邪 乃過八千 念念 見性 常行平直 到如彈指 便覩彌陀 使君 但行十善 何須更願往生 不斷十惡之心 何佛 卽來迎請 若悟無生頓法 見西方 只在刹那 不悟 念佛求生 路遙 如何得達 惠能 與諸人 移西方於刹那間 目前便見 各願見否 衆皆頂禮云 若此處 見 何須更願往生 願和尙 慈悲 便現西方 普令得見 師 言 大衆 世人 自色身 是城 眼耳鼻舌 是門 外有五門 內有意門 心是地 性是王 王居心地上 性在 王在 性法 王無 性在 身心 存 性法 身心 壞 佛向性中作 莫向身外求 自性 迷 卽是衆生 自性 覺 卽是佛 慈悲 卽是觀音 喜捨 名爲勢至 能淨 卽釋迦 平直 卽彌陀 人我 是須彌 邪心 是海水 煩惱 是波浪 毒害 是惡龍 虛妄 是鬼神 塵勞 是魚鼈 貪瞋 是地獄 愚癡 是畜生 善知識 常行十善 天堂 便至 除人我 須彌倒 去邪心 海水竭 煩惱無 波浪 滅 毒害除 魚龍 絶 自心地上 覺性如來放大光明 外照 六門 淸淨 能破六欲諸天 自性 內照 三毒 卽除 地獄嶝罪 一時消滅 內外 明徹 不異西方 不作此修 如何到彼 大衆 聞說 然見性 悉皆禮拜 俱歎善哉 唯言 普願法系衆生聞者 一時悟解 師 言 善知識 若欲修行 在家 亦得 不由在寺 在家能行 如東方人 心善 在寺不修 如西方人 心惡 但心淸淨 卽是自性西方 韋公 又問 在家 如何修行 願爲敎授 師 言 吾與大衆 作無相頌 但依此修 常與吾 同處 無別 若不依此修 剃髮出家 於道 何益 頌曰 心平 何勞持戒 行直 何用修禪 恩卽親養父母 義卽上下相憐  讓卽尊卑和睦 忍卽衆惡 無喧 若能鑽木 出火 어泥 定生紅蓮 苦口 的是양약 亦耳 必是忠言 改過 必生智慧 護短 心內非賢 日用 常行饒益 成道 非由施錢 菩提 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 救玄 聽說 依此修行 天堂 只在目前 師 復曰 善知識 總須依偈修行 見取自性 直成佛道 法不相待 衆人 且散 吾歸曹溪 衆苦有疑 却來相問 時 刺史官僚 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 信受奉行


                      定慧無二品   第  四


師 示衆云 善知識 我此法門 以定慧 爲本 大衆 勿迷 言定慧別 定慧 一體 無是二 定是慧體 慧是定用 卽慧之時 定在慧 卽定之時 慧在定 若識此義 卽是定慧等學 諸學道人 莫言先定發慧 先慧發定 各別 作此見者 法 有二相 口說善語 心中不善 空有定慧 定慧不等 若心口 俱善 內外一如 定慧 卽等 自悟修行 不在於諍 若諍先後 卽同迷人 不斷勝負 却增我法 不離四相 師示衆云 善知識 一行三昧者 於一切處 行住坐臥 常行一識心 是也 如淨名經 云 直心 是道場 直心 是淨土 莫心行諂曲 口但說直 口說一行三昧 不行直心 於一切法 勿有執著 迷人 著法相 執一行三昧 直言 常坐不動 妄不起心 卽是一行三昧 作此解者 卽同無情 却是障道因緣 善知識 道須通流 何以却滯 心不住法 道卽通流 心若住法 名爲自縛 若言常坐不動 是 只如舍利弗 宴坐林中 却被維摩詰 訶 善知識 又有人 敎坐 看心  觀靜 不動不起 從此置功 迷人 不會 便執成顚 如此者衆 如是相敎 故知大錯 善知識 定慧 猶如何等 猶如燈光 有燈 卽光 無燈 卽暗 燈是光之體 光是燈之用 名雖有二 體本同一 此定慧法 亦復如是 善知識 本來正敎 無有頓漸 人性 自有利鈍 迷人 漸修 悟人 頓契 自識本心 自見本性 卽無差別 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善知識 我此法門 從上以來 先立無念 爲宗 無相 爲體 無住 爲本 無相者 於相而離相 無念者 於念而無念 無住者 人之本性 於世間善惡好醜 乃至寃之與親 言語觸刺 欺爭之時 竝將爲空 不思酬害 念念之中 不思前境 若 前念 今念 後念 念念 相續不斷 名爲繫縛 於諸法上 念念 不住 卽無縛也 此是以無住 爲本 善知識 外離一切相 名爲無相 能離於相 卽法體淸淨 此是以無相 爲體 善知識 於諸境上 心

不染曰無念 於自念上 常離諸境 不於境上 生心 若只百物 不思 念盡除却 一念絶 卽死 別處 受生 是爲大錯 學道者 思之 若不識法意 自錯 猶可 更勸他人 自迷不見 又謗佛經 所以入無念 爲宗 善知識 云何立無念 爲宗 只緣口說見性 迷人 於境上 有念 念上 便起邪見 一切塵勞妄想 從此而生 自性 本無一法可得 若有所得 妄說禍福 卽是震怒邪見 故 此法門 立無念 爲宗 善知識 無者 無何事 念者 念何物 無者 無二相 無諸塵勞之心 念者 念眞如本性 眞如 卽是念之體 念 卽是眞如之用 眞如 資性 起念 非眼耳鼻舌 能念 眞如 有性 小異起念 眞如 若無 眼耳色聲 當時 卽壞 善知識 眞如自性 起念 六根 雖有見聞覺知 不染萬境 而眞性 常自在 古 經云 能善分別諸法相 於第一義 而不動


                       敎授 坐禪品 第 五


師 示衆云 善知識 何名坐禪 此法門中 無障無碍 外於一切 善惡境界 心念不起 名爲坐 內見自性 不動 名爲禪 善知識 何名禪定 外離相 爲禪 內不亂 爲定 外若著相 內心 卽亂 外若離相 心卽不亂 本性 自淨自定 只爲見境 思境卽亂 若見諸境 心不亂者 是眞定也 善知識 外離相 卽禪 內不亂 卽定 外禪內定 是爲禪定 淨名經 云 卽時 豁然 還得本心 菩薩戒經 云 我本性 元自淸淨 善知識 於念念中 自見本性淸淨 自修自行 自成佛道 然 此門坐禪 元不看心 亦不看淨 亦不是不動 若言看心 心源是妄 知心如幻故 無所看也 若言看淨 人性 本淨 由妄念故 蓋覆眞如 但無妄想 性自淸淨 起心看淨 却生淨妄 妄無處所 看者 是妄 淨無形相 却立淨相 言是 工夫 作此見者 障自本性 却被淨縛 善知識 若修不動者 但見一切人時 不見人之是非 善惡 過患 卽是自性不動 善知識 迷人 身雖不動 開口 便說他人 是非長短好惡 與道 違背 若看心看淨 卽障道也


                       傳香懺悔品  第 六


時 大師 見廣韶 계 西方士庶 騈集山中 聽法 於是 陞座 告衆曰 來 諸善知識 此事 須從自性中起 於一切時 念念自淨其心 自修自行 見自己法身 見自心佛 自度 自戒 始得 不假到此 旣從遠來 一會于此 皆共有緣 今可各各胡괴 先爲傳自性五分法身香 次授無相懺悔 衆 胡괴 師曰 一 戒香 卽自心中 無非 無惡 無嫉妬 無貪瞋 無劫害 名戒香 二 定香 卽覩諸善惡境相 自心不亂 名定香 三 慧香 自心無碍 常以知慧 觀照自性 不造諸惡 雖修衆善 心不執著 敬上念下 矜恤孤貧 名慧香 四 解脫香 卽自心 無所攀緣 不思善 不死惡 自在無碍 名解脫香 五 解脫知見香 自心 旣無所攀緣善惡 不可沆空守寂 卽須廣學多聞 識自本心 達諸佛理 和光接物 無我無人 直至菩提 眞性不易 名解脫知見香 善知識 此香 各自內薰 莫向外滅 今與汝等 授無相懺悔 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淸淨 善知識 各隨我語 一時 道 弟子等 從前念 今念 及後念 念念 不被愚迷染 從前所有악嶪愚迷等罪 悉皆懺悔 願一時消滅 永不復起 弟子等 從前念今念 及後念 念念 不被僑광염 從前所有惡業교광等罪 悉皆懺悔 願一時消滅 永不復起 弟子等 從前念 今念 及後念 念念 不被嫉妬染 從前所有惡業嫉妬等罪 悉皆懺悔 願一時消滅 永不復起 善知識 已上 是爲無相懺悔 云何名懺 云何名悔 懺者 懺其前愆  從前所有惡業愚迷교광嫉妬等罪 悉皆盡懺 永不復起 是名爲懺 悔者 悔其後過 從今已後 所有惡業愚迷교광嫉妬等罪 今己覺悟 悉皆永斷 更不復作 是名爲悔 故稱懺悔 凡夫 愚迷 只知懺其前愆 不知悔其後過 以不悔故 前愆 不滅 後過 又生 前愆 旣不滅 後過 復又生 何名 懺悔 善知識 旣懺悔己 與善知識 發四弘誓願 各須用心正聽 一.自心衆生 無邊 誓願度 二. 自心煩惱 無邊 誓願斷 三. 自心法門 無盡 誓願學 四. 自性 無上佛道 誓願成 善知識 大家豈不道衆生無邊誓願度 恁마道 且不是惠能 度 善知識 心中衆生 所謂邪迷心 광妄心 不善心 嫉妬心 惡毒心 如是等心 盡是衆生 各須自性自度 是名眞度 何名自性自度 卽自心中 邪見 煩惱 愚癡 衆生 將正見 度 旣有正見 使般若智 打破愚癡迷妄衆生 各各自度 邪來 正度 迷來 悟度 愚來 智度 惡來 善度 如是度者 名爲眞度 又번罪無邊船員斷 將自性般若智 除却虛妄思想心 是也 又法門無盡誓願學 須自見性 常行正法 是名眞學 又無上佛道誓願成 旣常能下心 行於眞正 離迷離覺 常生般若 除眞除妄 卽見佛性 卽言下 佛道成 常念修行 是願力法 善知識 今發四弘願了 更與善知識 授無相三歸依戒 善知識 歸依 覺 兩足尊 歸依 正 離欲尊 歸依 淨 衆中尊 從今日去 稱覺爲師 更不歸依邪魔外道 以自性三寶 常自證明 勸善知識 歸依自性三寶 佛者 覺也 法者 正也 僧者 淨也 一. 自心 歸依覺 邪迷 不生 少欲知足 財色 名兩足尊 二. 自心 歸依正 念念 無邪見 以無邪見故 卽無人我貢高 貪愛執著 名離欲尊 三. 自心 歸依正 一切震怒愛慾境界 自性 皆不染著 名衆中尊 若修此行 是自歸依凡夫 不會 從日至夜 受三歸依 若言 歸依佛 佛在何處 若不見佛 憑何所歸 言却成妄 善知識 各自觀察 莫錯用心 經文 分明 言自歸依佛 不言歸依他佛 自佛 不歸 無所依處 今旣自悟 各須歸依自心三寶 內調心性 外敬他人 是自歸依也 善知識 旣歸依自三寶竟 各各志心 吾 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 令汝等 見三身 了然自悟自性 總隨我道 一. 於自色身 歸依淸淨法身佛 二. 於自色身 歸依圓滿報身佛 三. 於自色身 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善知識 色身 是舍宅 不可言歸向者 三身佛 在自性中 世人 總有 爲自心迷 不見內性 外覓三身如來 不見自身中 有三身佛 汝等 聽說 令汝等 於自身中 見自性有三身佛 此三身佛 從自性 生 不從外得 何名淸淨法身 世人 性 本淸淨 萬法 從自性 生 思量一切惡事 卽生惡行 思量一切善事 卽生善行 如是諸法 在自性中 如天 常淸 日月 常明 爲浮雲 蓋覆 上明下暗 忽愚風吹雲散 上下 俱明 萬象 皆現 世人 性 常浮游 如彼天雲 善知識 智 如日 慧 如月 智慧常明 於外 著境 被妄 念浮雲 蓋覆 自性 不得明朗 若愚善知識 聞眞正法 自除迷妄 內外明徹 於自性中 萬法 皆現 見性之人 亦復如是 此名淸淨法身佛 善知識 自心 歸依自性 是歸依眞佛 自歸依者 除却自性中 不善心 嫉妬心 도곡心 吾我心 광망心 輕人心 慢二心 邪見心 貢高心 及一切時中 不善之行 常自見已過 不說他人好惡 是自歸依 常須下心 普行恭敬 卽是見性通達 更無滯碍 是自歸依 何名圓滿報身 譬如一燈 能除千年暗 一智 能滅萬年愚 莫思向前 已過 不可得 常思於後 念念 圓明 自見本性 善 惡 雖殊 本性 無二 無二之性 名爲實性 於實性中 不染善惡 此名圓滿報身佛 自性 起一念惡 滅萬劫善因 自性 起一念善 得恒沙惡盡 直至無上菩提 念念 自見 不失本念 名爲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 若不思萬法 性本如空 一念思量 名爲變化 思量惡事 化爲地獄 思量善事 化爲天堂 毒害 化爲龍蛇 慈悲 化爲菩薩 智慧 化爲上界 愚癡 化爲下方 自性變化 甚多 迷人 不能省覺 念念 起惡 常行惡道 回一念善 智慧卽生 此名 自性化身佛 善知識 法身本具 念念 自性自見 卽是報身佛 從報身思量 卽是化身佛 自悟自修 自性功德 是眞歸依 皮肉 是色身 色身 是舍宅 不信 歸依也 但悟自性三身 卽識自性佛 吾有一無相頌 若能頌持 言下 令汝積劫迷罪 一時消滅 頌曰 迷人 修福 不修道 只言修福 便是道 布施供養 福無邊 心中三惡 元來造 擬將修福 欲滅罪 後世 得福 罪還在 但向心中 除罪緣 各自性中 眞懺悔 忽悟大乘眞懺悔 除邪行正 卽無罪 學道 常於自性觀 卽與諸佛 同一類 吾祖 惟傳此頌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 心中洗 努力 自見 莫유유 後念忽絶 一世休 若悟大乘 得見性  虔恭合掌 至心求 師 言 善知識 總須誦取 依此修行 言下 見性 雖去吾千里 如常在吾邊 於此言下 不悟 卽對面 千里 何勤遠來 珍重好去 一衆 聞法 靡不開悟 歡喜奉行


                     參請機緣品  第 七


師 自黃梅得法 回至韶州曹侯村 人無知者 時 有儒士劉志略 禮遇甚厚 志略 有姑爲尼 名 無盡藏 常誦大涅槃經 師 暫聽 卽知妙義 遂爲解說 尼 乃執卷 問字 師曰 字卽不識 義卽請問 尼曰 字尙不識 曷能會義 師曰 諸佛妙理 非關文字 尼 驚異之 遍告里中耆德 云 此是有道之士 宜請供養 有晉武侯 玄孫曹叔良 及居民 競來 瞻禮 時 寶林古寺 自隋末兵火已廢 遂於故基 重建梵字 延師居之 俄成寶坊 師 住九月餘日 又爲惡黨 尋逐 師乃遁于前山 被其縱火 焚燒草木 師 隱身애入石中 得免 石 今有師趺坐膝痕 及衣布之紋 因名避難石 師憶五祖 悔會止藏之囑 遂行隱于二邑焉 僧法海 韶州 曲江人也 初參祖師 問曰 卽心卽佛 願垂指諭 師 曰 前念不生 卽心 後念不滅 卽佛 成一切相 卽心 離一切相 卽佛 吾若具說 窮劫不盡 聽吾偈 曰 卽心 名慧 卽佛 乃定 定慧等持 意中淸淨 悟此法門 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 雙修是正 法海言下 大悟 以偈 讚曰 卽心元是佛 不悟 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 雙修離諸物 法達禪師 僧法達 洪州人 七歲 出家 常誦法華經 來禮祖師 頭不至地 祖 訶 曰 禮不投地 何如不禮 汝 心中 必有一物 蘊習何事耶 曰 念法華經 已及三千部 祖 曰 汝若念至萬部 得其經意 不以爲勝 卽與吾偕行 汝今 負此事嶪 都不知過 聽吾偈 曰 禮本折萬幢 頭奚不至地 有我 罪卽生 亡功 福無比 師 又曰 汝名 什마 曰 法達 師 曰 汝名 法達 何曾達法 復說偈曰 汝今 名法達 勤誦未休歇 空誦 但循聲 明心 號菩薩 汝今 有緣故 吾今 爲汝說 但信佛無言 蓮華 從口發 達聞偈 悔謝曰 而今而後 當謙恭一切 弟子 誦法華經 未解經義 心常有疑 和尙 智慧廣大 願略說經中義理 師曰 法達 法卽心達 汝心不達 經本無疑 汝心自疑 汝念此經 以何爲宗 達曰 學人 根性 暗鈍 從來 但依文誦念 豈知宗趣 師 曰 吾 不識文字 汝 試取經誦之之一扁 吾當爲汝 解說 法達卽高聲 念經 至譬喩品 師 曰  止 此經 元來 以因緣 出世爲宗 縱說多種譬喩 亦無越於此 何者 因緣 經云 諸佛世尊 唯以一大事因緣故 出現於世 一大事者 佛之知見也 世人 外迷著相 內迷著空 若能於相 離相 於空 離空 卽是內外不迷 若悟此法 一念心開 是爲開佛知見 佛 猶覺也 分爲四門 開覺知見 示覺知見 悟覺知見 入覺知見 若聞開示 便能悟入 卽覺知見 本來眞性 而得出現 汝 愼勿錯解經意 見他道開示悟入 自是佛之知見 我輩無分 若作此解 乃是謗經毁佛也 彼旣是佛 己具知見 何用更開 汝今 當信佛知見者 只汝自心 更無別佛 蓋爲一切衆生 自蔽光明 貪愛塵境 外緣內擾 甘受驅馳 便勞他世尊 從三昧起 種種苦口 勸令寢息 莫向外求 與佛 無二 故云 開佛知見 吾亦勸一切人 於自心中 常開佛之知見 世人 心邪 愚迷造之 口善 心惡 貪瞋嫉妬 諂녕我慢 侵人害物 自開衆生知見 若能正心 常生智慧 觀照自心 止惡行善 是自開佛之知見 汝須念念 開佛知見 勿開衆生知見 開佛知見 卽是出世 開衆生知見 卽是世間 汝 若但勞勞執念 以爲功課者 何異모牛 愛尾 達 曰 若然者 但得解義 不勞誦經耶 師 曰 經有何過 豈障汝念 只爲迷悟 在人 損益 由己 口誦心行 卽是전경 口誦心不行 卽是被經전 聽吾偈 曰 心迷 法華 전 心悟 戰法華 誦經 久不明 與義 作讐家 無念 念卽正 有念 念成邪 有無 俱不計 長御 白牛車 達 聞偈 不覺 悲泣 言下 大悟 而告師 曰 法達 從昔已來 實未曾전法華 乃被法華전 再啓曰 經云 諸大聲聞  乃至菩薩 皆盡思共度量 不能測佛智 今令凡夫 但悟自心 便名佛之知見 自非上根 未免疑謗 又經 說三車 羊鹿牛車 與白牛之車 如何區別 願和尙 再垂開示 師曰 經意分明 汝自迷背 諸三乘人 不能測佛智者 患在度量也 饒伊盡思共推 전可縣遠 佛 本爲凡夫 卨 不爲佛 說 此理 若不肯信者 從他退席 殊不知坐 却白牛車 更於門外 覓三車 況經文 明向汝道 唯一佛乘 無有餘乘 若二若三 乃至無數方便 種種因緣譬喩言詞 是法 皆爲一佛승故 汝何不省 三車 是假 爲昔時故 一乘 是實 爲今時故 只敎汝 去假歸實 歸實之後 實亦無名 應知 所有珍財 盡屬於汝 由汝受用 更不作父想 亦不作子想 亦無用想 是名持法華經 從劫至劫 手不釋卷 無不念時也 達 蒙啓發 踊躍歡喜 以偈讚曰 經誦三千部 曹溪一句 亡 未明出世旨 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 勸設 初中後 善揚 誰知火宅內 元是法中王 師曰 汝今後 方可名念經僧也 達 從此 領玄旨 亦不 輟誦經 智通禪師 又僧智通 壽州安豊人 初看楞伽經 約千餘遍 而不會三身四智 禮師 求解其義 師曰 三身者 淸淨法身 汝之性也 圓滿報身 汝之智也 千百億化身 汝之行也 若離本性 別說三身 卽名有身 無智 若悟三身 無有自性 卽名四智菩提 聽吾偈 曰 自性 具三身 發明 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 超然登佛地 吾今 爲汝說 諦信 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 終日說菩提 通 再啓曰 四智之義 可得聞乎 師曰 旣會三身 便明四智 何更問耶 若離三身 別談四智 此名 有智 無身 卽此有智 還成無智 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 性淸淨 平等性智 心無病 妙觀察智 見非功 成所作智 同圓鏡 五八 六七 果因 전 無實性 但用名言 若於전處 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通 頓悟性智 遂呈偈曰 三身 元我體 四智 本心名 身智 融無碍 應物 任隨形 起修 皆妄動 守住 匪眞精 妙旨 因師曉 終亡染汚名 智常禪師 僧智常 信州貴谿人 초年 出家 志求見性 一日 參禮 師 問曰 汝從何來 欲求何事 曰 學人 勤往洪州白峯山 禮大通和尙 蒙示 見性成佛之義 未決狐疑 遠來投禮 伏望和尙 自費 指示 師曰 彼有何言句 汝 試擧看 曰 智常 到彼 凡經三月 未蒙示誨 爲法切故 一夕 獨入丈室 請問 如何是某甲 本心本性 大通 乃曰 汝見虛空否 對曰 見 彼曰 汝見虛空 有相貌否 對曰 虛空 無形 有何相貌 彼曰 汝之本性 猶如虛空 了無一物可見 是名正見 無一物可知 是名眞知 無有靑黃長短 但見本源 淸淨 覺體圓明 卽名見性成佛 亦名如來知見 學人 雖聞此說 猶未決了 乞和尙 開示 師曰 彼師所說 猶存見知 故 令汝 未了 吾今 示汝一偈 不見一法 存無見 大似浮雲 庶日面 不知一法 守空知 還如太虛 生閃電 此之知見  瞥然興 錯認 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 自知非 自己靈光 常顯現 常 聞偈己 心意豁然 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 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 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 隨照 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 茫然趣兩頭 智常 一日 問師曰 佛說三乘法 又言最上乘 弟子未解 願爲敎授 師曰 汝 觀自本心 莫著外法相 法無四乘 人心 自有等差 見聞전송 是小乘 悟法解義 是中乘 依法修行 是大乘 萬法 盡通 萬法 具備 一切不染 離諸法相 一無所得 名最上乘 乘 是行義 不在口爭 汝須自修 莫問吾也 一切時中 自性 自如 常 禮謝 執侍 終師之世  志道禪師 一僧志道 廣州南海人也 請益曰 學人 自出家 覽涅槃經十載有餘 未明大意 願和尙 垂誨師曰 汝何處 未明 曰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爲樂 於此 疑惑 師 曰 汝作마生疑 曰 一切衆生 皆有二身 謂色身 法身也 色身 無常 有生有滅 法身 有常 無知無覺 經云 生滅 滅已 寂滅 爲樂者 不番 何身 寂滅 何身 受樂 若色身者 色身滅時 四大分散 全然是苦 苦不可言樂 若法身 寂滅 卽同草木瓦石 誰當受樂 又法性 是生滅之體 五蘊 是生滅之用 一體五用 生滅 是常 生卽從體起用 滅卽攝用歸體 若聽更生 卽有情之類 不斷不滅 若不聽更生 卽永歸寂滅 同於無情之物 如是卽一切諸法 被涅槃之所 禁伏 常不得生 何樂之有 師曰 汝是釋子 何習外道 斷常邪見 而議最上乘法 據汝 所說 卽色身外 別有法身 離生滅 求於寂滅 又推涅槃常樂 言有身受用 斯乃執吝生死 眈著世樂 汝今 當知 佛 爲一切迷人 認五蘊和合 爲自體相 分別一切法 爲外塵相 好生惡死 念念遷流 不知夢幻虛假 枉受輪廻 以常樂涅槃 번爲苦相 終日馳求 佛 愍此故 乃示涅槃眞樂 刹那 無有滅相 刹那 無有滅相 更無生滅可滅 是卽寂滅現前 當現前時  亦無現前之量 乃謂常樂 此樂 無有受者 亦無不受者 豈有一體五用之名 何況更言涅槃 禁伏諸法 令永不生 斯乃謗佛毁法 聽法偈 曰 無上大涅槃 圓明常寂照 凡愚 謂之死 外道 執爲斷 諸求二乘人 目以爲無作 盡屬情所計 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 何爲眞實義 惟有過量人 通達無取捨 以知五蘊法 及以蘊中我 外現衆色像 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 不起凡聖見 不作涅槃解 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 不起分別想 劫火 燒海底 風鼓山相擊 眞常寂滅樂 涅槃相 如是 吾今 强言說 令汝 捨邪見 汝 勿隨言解 許汝 知少分 志道 聞偈 大悟 踊躍 作禮而退 行思禪師 姓 劉氏 吉州安城人也 聞曹溪法席 盛化 徑來參禮 遂問曰 當何所務 卽不落階級 師曰 汝 曾作什마來 曰 聖諦 亦不爲 師曰 落何階級 曰 聖諦 尙不爲 何階級之有 師 深器之 令思 首衆 一日 乍 謂曰 汝當分化一方 無令斷絶 思 旣得法 遂回吉州靑原山 弘法紹化 諡弘濟禪師 悔讓禪師 金州杜氏子也 初謁嵩山安國師 安 發之曹溪參구 讓 至 禮拜 師曰 甚處來 曰 嵩山 師曰 什마物 恁마來 曰 說似一物 卽不中 師曰 還可修證否 曰 修證卽不無 汚染卽不得 師曰 只此不汚染 諸佛之所護念 汝旣如是 吾亦如是 西天般若多羅 讖 汝 足下 出一馬駒 踏殺天下人 應在汝心 不須速說 讓 豁然契會 遂執侍左右 一十五載 日臻玄奧 後往南嶽 大闡禪師 勅諡大慧禪師 永嘉玄覺禪師 溫州戴氏子 少習經論 精天台止觀法門 因看維摩經 發明心地 偶師弟子玄策 相訪 與其劇談 出言 暗合諸祖 策 云 仁者 得法師 誰 曰 我 聽方等經論 各有師承 後於維摩經 悟佛心宗 未有證明者 策 云 威音王已前 卽得 威音王已後 無師自悟 盡是天然外道 曰 願仁者 爲我證據 策 云 我言 輕 曹溪 有六祖大師 四方 雲集 竝是受法者 若去卽與偕行 覺 遂同策來參 師三잡 振錫而立 師曰 夫沙門者 具三千威儀 八萬細行 大德 自何方而來 生大我慢 覺 曰 生死事大 無常 迅速 師曰 何不體取無生 了無速乎 曰 體卽無生 了本無速 師曰 如是如是 玄覺 方具威儀 禮拜 須臾 告辭 師曰 返太速乎 曰 本自非動 豈有速乎 師曰 誰知非動 曰 仁者 自生分別  師曰 汝 甚得無生之意 曰 無生 豈有意耶 師曰 無意 誰當分別 曰 分別 亦非意 師曰 善哉 少留一宿 時 謂一宿覺 後 著證道歌 盛行于世 諡曰無相大師 禪者 智隍 初參五祖 自謂已得正受 庵居長坐 積二十年 師弟子 玄策 游方 至河朔 聞隍之名 造庵 問云 汝 在此 作什마 隍 云 入定 策 云 汝云入定 爲有心入耶 無心入耶 若無心入者 一切無情草木瓦石 應合得定 若有心入者 一切有情含識之流 亦應得定 隍 曰 我 正入定時 不見有有無之心 策 云 不見有有無之心 卽是常定 何有出入 若有出入 卽非大定 隍無對 良久 問曰 師 嗣 誰耶 策云 我師 曹溪六祖 隍云 六祖 以何爲禪定 策云 我師所說 妙湛圓寂 體用如如 五陰 本空 六塵 非有 不出不入 不定不亂 禪性無住 離住禪寂 禪性無生 離生禪想 心如虛空 亦無虛空之量 隍 聞是說 徑來謁師 師 問云 仁者 何來 隍 具述前緣 師云 誠如所言 汝 但心如虛空 不著空見 應用無碍 動靜無心 凡聖情忘 能所 俱泯 性相 如如 無不定時也 隍 於是 大悟 二十年所得心 都無影響 其夜 何北 士庶 聞 空中 有聲云 隍禪師 今日 得道 隍 後 禮辭 復歸河北 開化四衆 一僧 問師云 黃梅意旨 甚마人 得 師云 會佛法人 得 僧 云 和尙 還得否 師云 我 不會佛法 師一日 欲濁所授之衣 而無美泉 因至寺後五里許 見山林 鬱茂 端氣盤旋 師 振錫卓地 泉 應手而出 積以爲지 乃膝괴浣衣石上  忽有一僧 來 禮拜云 方辯 是西屬人 昨於南天竺國 見達摩大師 囑方辯 速往唐土 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 及僧伽梨 見傳六代於韶州曹溪 汝去瞻禮 方辯 遠來 願見我師 傳來衣鉢 師 乃出示 次問  上人 攻何事業 方辯 曰 善우 師 正色曰 汝試우看 方辯 罔措 過數日 우就眞相 可高七寸 曲盡其妙 呈似師 師 笑曰 汝 只解우성 不解佛性 師 舒手 摩方辯頂 曰 永爲人天福田 師仍以衣酬之 辯 取衣分爲三 一披우상 一自留 一用종  果意地中 誓曰 後得此衣 乃吾出世 住持於此 重建殿字 有僧 擧臥輪禪師偈 云 臥輪 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 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師 聞之曰 此偈 未明心地 若依而行之 是加繫縛 因示一偈曰 惠能 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 心數起 菩提作마長


                       頓漸品  第  八

  

時 祖師 居曹溪寶林 神秀大師 在荊南玉泉寺 於時 兩宗 盛化 人皆稱南能北秀 故 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 而學者 莫知宗趣 師 謂衆曰 法本一宗 人有南北 法卽一種 見有遲疾 何名頓漸 法無頓漸 人有利鈍 故名頓漸 然 秀之徒衆 往往譏南宗祖師 不識一字 有何所長 秀 曰 他得無師之智 深悟上乘 吾不如也 且吾師五祖 親傳衣法 豈徒然哉 吾恨不能遠去親近 虛受國恩 汝等諸人 毋滯於此 可往曹溪 參決  志誠禪子 一日 命門人志誠曰 如聰明多智 可爲吾 到曹溪聽法 汝若有聞法 盡心記取 還爲吾說 志誠 稟命 至曹溪 隨衆參請 不言來處 時 祖師 告衆曰 今有盜法之人 潛在此會 志誠 卽出禮拜 具陳其事 師 曰 汝從玉泉寺 應是細作 對曰 不是 師 曰 何得不是 對曰 未說卽是 說了不是 師 曰 汝師 若爲示衆 對曰 常指誨大衆 住心觀淨 長坐不臥 師 曰 住心觀淨 是病 非禪 常坐拘身 於理 何益 聽吾偈 曰 生來 坐不臥 死去 臥不坐 一具臭骨頭 何爲立功課 志誠 再拜曰 弟子 在秀大師處 學道九年 不得契悟 今聞和尙 一說 便契本心 弟子 生死事大 和尙 大慈 更爲敎示 師 曰 吾聞汝師 敎示學人戒定慧法 未審汝師 說戒定慧行相 如何 與吾說看 誠 曰 秀大師 說 諸惡莫作 名爲戒 諸善奉行 名爲慧 自淨其意 名爲定 彼說 如此 未審 和尙 以何法誨人 師 曰 吾若言有法與人 卽爲광汝 但且隨方解縛 假名三昧 如汝師所說戒定慧 實不可思議也 吾所見戒定慧 又別 志誠 曰 戒定慧 只合一種 如何更別 師 曰 汝師戒定慧 接大乘人 吾戒定慧 接最上乘人 悟解 不同 見有遲疾 汝聽吾說 與彼同否 吾所說法 不離自性 離體說法 名爲相說 自性 常迷 須知一切萬法 皆從自性起用 是眞戒定慧法 聽吾偈 曰 心地無非 自性戒 心地無癡 自性慧 心地無亂 自性定 不增不減 自金剛 身去身來 本三昧 誠 聞偈 悔謝 乃呈一偈 曰 五蘊幻身 幻何究境 廻趣眞如 法還不淨 師 然之 復語誠曰 汝師戒定慧 勸小根智人 吾戒定慧 勸大根智人 若悟自性 亦不立菩提涅槃 亦不立解脫知見 無一法可得 方能建立萬法 若解此意 亦名佛身 亦名菩提涅槃 亦名解脫知見 見性之人 立亦得 不立亦得 去來自由 無滯無碍 應用隨作 應語隨答 普見化身 不離自性 卽得自在神通 遊戱三昧是名見性 志誠 再啓師曰 如何是不立義 師 曰 自性 無非無癡無亂 念念般若觀照 常離法相 自由自在 縱橫無得 有何可立 自性自悟 頓悟頓修 亦無漸次 所以 不立一切法 諸法 寂滅 有何次第 志誠 禮拜 願爲執侍 朝夕不懈  志徹禪子 僧志徹 江西人 本姓 張 名 行昌 少 任俠 自南北分化 二宗主 雖亡彼我 而徒侶 競起愛憎 時 北宗門人 自立秀師 爲第六祖 而忌祖師傳衣 爲天下所聞 乃囑行昌 來勅於師 師 心通預知其事 卽置金十兩於座間 時夜暮 行昌 入祖室 將欲加害 師 舒頸就之 行昌 揮刃者三 悉無所損 師 曰 正劍 不邪 邪劍 不正 只負汝金 不負汝命 行昌 驚부 久而方蘇 求哀悔過 卽願出家 師遂與金 言 汝且去 恐徒衆  번害於汝 汝可他日 易刑而來 吾當攝受 行昌 稟旨宵遁 後 投僧出家 具戒精進 一日 憶師之言 遠來禮覲 師 曰 吾久念汝 汝來何晩 曰 昨蒙和尙 捨罪 今雖出家苦行 終難報德 其惟傳法度生乎 弟子 常 覽涅槃經 未曉常無常義 乞和尙 慈悲 略爲解說 師 曰 無常者 卽佛性也 有常者 卽一切善惡諸法 分別心也 曰 和尙所說 大違經文 師 曰 吾傳佛心印 安敢違於佛經 曰 經 說 佛性 是常 和尙 却言無常 善惡諸法 乃至 菩提心 皆是無常 和尙 却言是常 此卽相違 令學人 전가疑惑 師 曰 涅槃經 吾昔 聽尼無盡藏 讀誦一遍 便爲講說 無一字一義 不合經文 乃至爲汝 終無二說 曰 學人 識量 淺昧 願和尙 委曲開示 師 曰 汝知否 佛性 若常 更說什마 善惡諸法 乃至窮劫 無有一人 發菩提心者 故 吾說無常 正是佛說眞常之道也 又 一切諸法 若無常者 卽物物 皆有自性 容受生死 而眞常性 有不偏之處 故 吾說常者 正是佛說眞無常義 佛 比爲凡夫外道 執於邪常 諸二乘人 於常 計無常 共成八倒 故 於涅槃了義敎中 破彼偏見 而顯說眞常眞樂眞我眞淨 汝今依言背義 以斷滅無常 及確定死常 而錯解佛之圓妙 最後微言 縱覽千偏 有何所益 行昌 忽然大悟 乃說偈言 因守無常心 佛說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 猶春池拾樂 我今不施功 佛性 而現前 非師相授與 我亦無所得 師 曰 汝今徹也 宜名志徹 徹 禮謝而退 紳會禪師 有一童子 名 紳會 襄陽高氏 子 年 十三 自玉泉來 參禮 師 曰 知識 遠來艱辛 還將得本來否 若有本卽合識主 試說看 會 曰 以無住 爲本 見卽是主 師 曰 這沙彌 爭合取次語 會 乃問曰 和尙 坐禪 還見 不見 師 以주장 打三下 云 吾打汝 是通 不通 對曰 亦通亦不通 師 曰 吾亦見亦不見 紳會 問 如何是亦見亦不見 師 言 吾之所見 常見自心過愆 不見他人 是非好惡 是以 亦見亦不見 汝言亦通亦不通 如何 汝若不通 同其木石 若通 卽同凡夫 卽起에恨 汝向前 見不見 是二邊 通不通 是生滅 汝自性 且不見 敢爾弄人 紳會 禮拜悔謝 師 又曰 汝若心迷不見 問善知識覓路 汝若心悟 卽自見性 依法修行 汝自迷 不見自心 却來問吾 見與不見 吾見自知 豈代汝迷 汝若自見 亦不代吾迷 何不自知自見 乃問 吾 見與不見 紳會 再禮百餘拜 求謝過愆 服僅給侍 不離左右 一日 師 告衆曰 吾有一物 無頭無尾 無名無字 無背無面 諸人 還識否 紳會 出曰 是諸佛之本源 紳會之佛性 師 曰 向汝道 無名無字 汝便喚作本源佛性 汝向去 有把묘蓋頭 也只成箇知解宗徒 祖師滅後 會 入京洛 大弘曹溪頓敎 著顯宗記 盛行於世 是爲荷澤禪師 師 見諸宗 難問 咸起惡心 多集座下 愍而謂曰 學道之人 一切善念惡念 應當盡除 無名可名 名於自性 無二之性 是名實性 於實性上 建立一切敎門 言下 便須自見 諸人 聞說 總皆作禮 請事爲師


                         

                      護法品   第  九


神龍元年上元日 卽天 中宗 詔云 朕 請安秀二師 宮中 供養 萬機之暇 每究一僧 二師 推讓云 南方 有能禪師 密授忍大師衣法 傳佛心印 可請彼問 今遣內侍벽간 馳詔請迎 願師 慈念 速赴上京 師 上表辭迭 願終林麓 벽간曰 京城禪德 皆云 欲得會道 必須坐禪習定 若不因禪定 而得解脫者 未之有也 未審師所說法 如何 師曰 道由心悟 豈在坐也 經 云 若言如來 若坐若臥 是行邪道 何故 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 無生無滅 是如來淸淨禪 諸法空寂 是如來淸淨坐 究境無證 豈況坐耶 簡曰 弟子 回京 主上必問 願師 慈悲 指示心要 傳秦兩宮 及京城學道者 譬如一燈 燃百千燈 冥者 皆明 明明無盡 師 云 道無明暗 明暗 是代謝之義 明明無盡 亦是有盡 相待立名 故 淨名經 云 法無有比 無相待故 簡曰 明喩智慧 暗喩煩惱 修道之人 상不以智慧 照破煩惱 無始生死 憑何出離 師 曰 煩惱 卽是菩提 無二無別 若以智慧 照破煩惱者 此是二乘 見解 羊鹿等機 上智大根 悉不如是 簡曰 如何是大乘見解 師曰 明與無明 凡夫 見二 智者 了達其性 無二 無二之性 卽是實性 實性者 處凡愚而不感 在賢聖而不增 住煩惱而不亂 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 不來不去 不在中間 及其內外 不生不滅 性相 如如 常住不遷 名之曰道 簡曰 師說不生不感 何異外道 師 曰 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 將滅止生 以生顯滅 滅猶不滅 生說不生 我說不生不感者 本自無生 今亦無滅 所以 不同外道 汝若欲知心要 但一切善惡 都莫思量 自然得入 淸淨心體 湛然常寂 妙用 恒沙 簡 蒙指敎 豁然大悟 禮辭歸闕 表秦師語 其年九月三日 有詔 ?諭師曰 師辭老疾 爲朕修道 國之福田 師若淨名 託疾毘耶 闡揚大乘 傳諸佛心 談不二法 벽간傳師 指授如來知見 朕 積善餘慶 宿種善根 値師出世 頓悟上乘 感荷師恩 頂戴無已 幷奉磨衲袈裟 及水晶鉢 勅韶州勅史 修飾寺宇 賜師舊居 爲國恩寺焉


                    對示品  第  十


師 一日 喚門人 法海 志誠 法達 紳會 智常 智通 志徹 志道 法珍 法如等 曰 汝等不同餘人 吾滅度後 各爲一方師 吾今敎汝說法 不失本宗 先須擧三科法門 勤用三十六對 出沒 卽離兩邊 說一切法 莫離自性 忽有人 問汝法 出語盡雙 皆取對法 來去相因 究境 二法 盡除 更無去處 三科法門者 陰 界 入也 陰 是五陰 色受想行識 是也 入 是十二入 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內六門眼耳卑舌身意 是也 界 是十八界 六塵六門六識 是也 自性 能含萬法 名含藏識 若起思量 卽是전識 生六識 出六門 見六塵 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資性起用 自性 若邪 起十八邪 自性 若正 起十八正 若惡用 卽衆生用 善用 卽佛用 用由何等 有自性 有對法 外境無情 五對 天與地對 日與月對 明與暗對 陰與陽對 水與火對 此是五對也 法相語言 十二對 語與法對 有與無對 有色與無色對 有相與無相對 有漏與無漏對 色與空對 動與靜對 淸與濁對 凡與聖對 僧與俗對 老與少對 大與小對 此是十二對也 自性起用 十九對 長與短愛 邪與正對 痴與慧對 愚與智對 亂與定對 慈與毒對 戒與非對 直與曲對 實與虛對 險與平對 煩惱與보제對 常與無常對 悲與害對 喜與瞋對 捨與간對 進與退對 生與滅對 法身與色身對 化身與報身對 此是十九對也 師 言 此三十六對法 若解用 卽道貫一切經法 出入 卽離兩邊 自性動用 共人言語 外於相 離相 內於空 離空 若全著相 卽長邪見 若全執空 卽長無明 執空之人 有謗經 直言不用文字 旣云 不用文字 人亦不合語言 只此語言 便是文字之相 又云 直道 不立文字 卽此不立兩字 亦是文字 見人所說 便卽謗他 言著文字 汝等 須知 自迷猶可 又謗佛經 不要謗經 罪障 無數 若著相於外 而作法求眞 或廣立道場 說有無之過患 如是之人 累劫 不可見性 但聽依法修行 又莫百物 不思 而於道性 室碍 若聽說不修 令人 反生邪念 但依法修行 無住相法施 汝等 若悟 依此說 依此用 依此行 依此作 卽不失本宗 若有人 問汝義 問有 將無對 問無 將有對 問凡 以聖對 問聖 以凡對 二道相因 生中道義 如一問一對 餘問 一依此作 卽不失理也 設有人 問 何名爲暗 答云 明是因 暗是緣 明沒卽暗 以明顯暗 以暗顯明 來去相因 成中道義 餘問 悉皆如此 汝等 於後傳法 依此 전相敎授 勿失宗旨


                        付囑品  第  十一


師 於太極元年 壬子 七月 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 健塔 仍令促工 次年夏末 落成 七月一日 集徒衆曰 吾至八月 欲離世間 汝等 有疑 早須相問 爲汝破疑 令汝迷盡 吾若去後 無人敎汝 法海等 聞 悉皆涕泣 惟有紳會不動神精 亦無涕泣 師曰 紳會小師 却得善不善等 毁譽不動 哀樂不生 餘者 不得 數年在山中 竟修何道 汝今悲泣 爲愚阿誰 若愚吾 不知去處 吾 自知去處 若吾不知去處 終不預報於汝 汝等悲泣 蓋爲不知吾 去處 若知吾 去處 卽不合悲泣 法性 本無生滅去來 汝等 盡坐 吾與汝說一偈 名曰 眞假動靜偈 汝等 誦取此偈 與吾意同 依此修行 不失宗旨 衆僧 作禮 請師說偈 偈 曰 一切無有眞 不事見於眞 若見於眞者 是見 盡非眞 若能自有眞 離假卽心眞 自心 不離假 無眞 何處眞 有情 卽解動 無情 卽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眞不動 動上 有不動 不動 是不動 無情 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 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卽是眞如用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却執生死智 若言下 相應 卽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今歡喜 此宗 本無諍 諍卽失道義 執逆諍法門 自性 入生死 時 徒衆 聞說偈已 普皆作禮 竝體師意 各各攝心 依法修行 更不敢諍 乃知大師 不久住世 法海上座 再拜 問曰 和尙 入滅之後 衣法 當付何人 師 曰 吾於大梵寺 說法 以至于今 초錄流行 目曰 法寶壇經 汝等 守護 遞相傳受 度諸群生 但依此說 是名正法 今爲汝等 說法 不付其衣 蓋爲汝等 新根 淳熟 決定無疑 堪任大事 然 據先祖達摩大師 付授偈意 衣不合傳 偈 曰 吾本來玆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師 復曰 諸善知識 汝等 各各淨心 聽吾說法 若欲成就種智 須達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 若於一切處 而不住相 於彼相中 不生憎愛 亦無取捨 不念利益成壞等事 安閒恬靜 虛融湛泊 此名一相三昧 若於一切處 行住坐臥 純一直心 不動道場 眞成淨土 此名一行三昧 若人 具二三昧 如地有種 含藏長養 成熟其實 一相一行 亦復如是 我今說法 猶如時雨 普潤大地 汝等佛性 譬諸種子 遇玆霑洽 悉得發生 承吾旨者 決獲菩提 依吾行者 定證妙果 聽吾偈 曰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萌 頓悟花情已 菩提果自成 師 說偈已 曰 其法 無二 其心 亦然 其道淸淨 亦無諸相 汝等 愼勿觀靜 及空其心 此心 本淨 無可取捨 各自努力 隨緣好去 爾時 徒衆 作禮而退 大師 七月八日 忽謂門人曰 吾欲歸新州 汝等 速理舟接 大衆 哀留甚堅 師 曰 諸佛 出現 猶示涅槃 有來必去 理亦必法 吾此刑骸 歸必有所 衆 曰 師從此去 早晩可回 師 曰 葉落歸根 來時無口 又問曰 正法眼藏 傳付何人 師 曰 有道者 得 無心者 通 又問 後 莫有難否 師 曰 吾滅後五六年 當有一人 來取吾首 聽吾記 曰 頭上養親 口裡須餐 遇滿之難 楊柳爲官 又云 吾去七十年 有二菩薩 從東方來 一 出家 일 在家 同時興化 建立吾宗 締즙伽藍 昌隆法嗣 問曰 未知從上佛祖 應現以來 傳授幾代 願垂開示 師 云 古佛應世 已無數量 不可計也 今以七佛 爲始 過去 莊嚴劫 一,毘婆尸佛 二,尸기佛 三 毘舍浮佛 今賢劫 一,狗留孫佛 二,狗那含牟尼佛 三,迦葉佛 四,釋迦文佛 是爲七佛 釋迦文佛 首傳 第一 摩訶迦葉尊者 第二 阿難尊者 第三 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 優波麴多尊者 第五 提多迦尊者 第六 彌遮迦尊者 第七 婆須密多尊者 第八 佛馱難提尊者 第九 伏馱密多尊者 第十 脇尊者 第十一 富那夜奢尊者 第十二 馬鳴大士 第十三 迦毘摩羅尊者 第十四 龍樹大士 第十五 迦那提婆尊者 第十六 羅喉羅多尊者 第十七 僧伽難提尊者 第十八 伽耶舍多尊者 第十九 鳩摩羅多尊者 第二十 사耶多尊者 第二十一 婆修盤頭尊者 第二十二 摩拏羅尊者 第二十三 鶴勒那尊者 第二十四 師子尊者 第二十五 婆舍斯多尊者 第二十六 不如密多尊者 第二十七 般若多羅尊者 第二十八 菩提達摩尊者 此土 是爲初祖 第二十九 慧可大師 第三十 僧璨大師 第三十一 道信大師 第三十二  弘忍大師  惠能 是爲三十三祖 從上諸祖 各有稟承 汝等 向後 遞代流傳 毋令乖오 大師 開元元年 癸丑歲八月初三日 於國恩寺 齊罷 謂諸徒衆曰 汝等 各依位坐 吾與汝別 法海 白言 和尙 留何敎法 令後代迷人 得見佛性 師言 汝等 諦聽 後代迷人 若識衆生 卽是佛性 若不識衆生 萬劫 覓佛難逢 吾今敎汝 識自心衆生 見自心佛性 欲求見佛 但識衆生 只爲衆生 迷佛 非是佛 迷衆生 自性 莫悟 衆生 是佛 自性 若迷 佛 是衆生 自性 平等 衆生 是佛 自性 邪險 佛 ㅏ是衆生 汝等 心若險曲 卽佛 在衆生中 一念平直 卽是衆生 成佛 我心自有佛 自佛 是眞佛 自若無佛心 何處 求眞佛 汝等 自心 是佛 更莫狐疑 外無一物 而能建立 皆是本心 生萬種法 故 經 云 心生 種種法 生 心滅 種種法 滅 吾今留一偈 與汝等別 名自性眞佛偈 後代之人 識此偈意 自見本心 自成佛道 偈曰 眞如自性 是眞佛 邪見三毒 是魔王 邪迷之時 魔在舍 正見之時 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 卽是魔王 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 魔變成佛眞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 三身 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 卽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 淨性 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當來 圓滿眞無窮 淫性 本是淨性因 除淫卽是淨性身 性中 各自離五欲 見性 刹那 卽是眞 今生 若遇頓敎門 忽遇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 不知何處 擬求眞 若能心中 自見眞 有眞 卽是成佛因 不見自性 外覓佛 起心 總是大癡人 頓敎法門 今已留 救度世人須自修 報汝當來學道者 不作此見大悠悠 師 說偈已 告曰 汝等 好住 吾滅度後 莫作世情 悲泣雨淚 受人弔問 身着孝服 非吾弟子 亦非正法 但識自本心 見自本性 無動無靜 無生無滅 無去無來 無是無非 無住無往 恐汝等 心迷 不會吾意 今再囑汝 令汝見性 吾滅度後 依此修行 如吾在日 若違吾敎 縱吾在世 亦無有益 復說偈曰 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 蕩蕩心無着 師 說偈已 端坐至三更 忽謂門人曰 吾行矣 奄然遷化 于時 異香 滿室 白虹 屬地 林木 變白 禽獸哀鳴 十一月 廣韶新三郡官僚 泊門人緇白 爭迎眞身 莫決所之 乃焚香禱曰 香煙指處師所歸焉 時 香煙 直貫曹溪 十一月十三日 遷紳龕 倂所傳衣鉢而回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 出龕 弟子方辯 以香泥 上之 門人 憶念取首之記 遂ㅏ先以鐵葉漆布 固護師頸 入塔 忽於塔內 白光 出現 直上衝天 三日始散 韶州奏聞 奉勅立碑 紀師道行 師 春秋 七十有六 年二十四 傳衣 三十九 祝髮 說法利生三十七載 得旨嗣法者 四十三人 悟道超凡者 莫知其數  達摩所傳信衣 中宗 賜磨衲寶鉢 及方辯 우師眞相 幷道具等 主塔侍者 尸之 永鎭寶林道場 流傳壇經 以顯宗旨 此皆興隆三寶 普利群生者 師入塔後 至開元十年 壬戊八月三日 夜半 忽聞塔中 如예鐵索聲 衆僧 驚起 見 一孝子從塔中走出 尋見 師頸 有傷 具以賊事 聞於州縣 縣今楊侃 勅史柳無添 得牒 切加擒捉五日 於石角村 捕得賊人 送韶州 諶問 云 姓 張 名 淨滿 汝州梁縣人 於洪州開元寺 受新新羅僧 金大悲錢二十千 令取六祖大師首 歸海東供養 柳守聞狀 未卽加刑 乃躬至曹溪 問師上足令韜曰 如何處斷 韜曰 若以國法 論 理須誅夷 但以佛敎 慈悲 寃親 平等 況彼求欲供養 罪可恕矣 柳守加歎曰 始知佛門廣大 遂赦之 上元元年 肅宗 遣使 就請師衣鉢 歸內供養 至永泰元年 五月五日 代宗夢 六祖大師 請衣鉢 七日 勅勅史楊緘 云 朕夢 惑能禪師 請傳衣袈裟 却歸曹溪 今遣鎭國大將軍劉崇景 頂戴而送 朕謂之國寶 卿可於本寺 如法安置 傳令僧衆 親承宗旨者 嚴加守護 勿令遺墜 後 或爲人偸竊 皆不遠而獲 如是者數四 憲宗 諡大鑑禪師 塔曰 元和靈照 其餘事蹟 係戴唐尙書王維 勅史柳宗元 勅史劉禹錫等碑 守塔沙門令韜 錄